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频道 > 行业动态

资讯频道

关注豆棕套利机会

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发布时间:2012-10-30 09:08:33   访问人次:2601

 自9月份豆类油脂调整以来,棕榈油因较高的库存压力成为油脂当中跌幅最大的品种,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也不断扩大,豆油Y1301与棕榈油P1301合约价差创近四年来的新高。

  10月份以来,棕榈油相对其他油脂品种表现较为抗跌。近期大豆与东北大豆收割接近尾声,南美播种顺利进行,国内进口量不断增加,下游油脂加工量增加令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对豆油价格形成压制。今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监管的通知》从明年1月1日施行,对棕榈油远月合约支撑较强。投资者后期可关注豆油Y1305与棕榈油P1305合约价差回归带来的套利机会。

  南美大豆预期丰产

  10月份USDA报告上调今年美国大豆单产产量预估至37.8蒲式耳/英亩,高于9月预估的35.3蒲式耳/英亩。美国大豆产量预估上调至28.6亿蒲式耳,高于9月预估的26.34亿蒲式耳。后期美豆收割工作完成后可能进一步上调单产与产量预估,美豆面临回调。

  当前南美大豆开始播种,即使阿根廷因为近来的暴雨放慢了播种进度,但大豆丰产预期依然较强。据美国农业部报告,今年南美大豆播种面积较去年将有所调高,阿根廷种植面积预估为1970万公顷,较去年的1780万公顷增加9.6%;巴西种植面积预估为2650万公顷,较去年的2500万公顷增加5.7%;2012/201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5500万吨,较去年增加34%;巴西大豆将达8100万吨,较去年增加24%。南美大豆播种进展顺利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,但较低期末库存令CBOT大豆和国内豆油调整幅度有限。

  国内豆油供应充裕

  美豆与东北大豆收割接近尾声,后期市场供给增加。1—9月份累计进口4430万吨,较去年同期增长17.7%。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497万吨,同比与环比都出现增加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表示,基于船运数据预估,2012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将达到5750万吨左右,较上年增加500万吨,其中10月预估进口量为425万吨。随着后期进口量的不断增加与东北新豆的上市,油厂的加工量将逐步提高,后期豆油供应充足,库存可能进一步增加。

  进口新规利多远月合约

  据海关统计,今年9月份我国棕榈油进口量53万吨,同比减7.3%,环比增加16.2%,为年内最高水平。今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食用植物油检验监管的通知》,由于中国进口的食用级别棕榈油的酸价达不到国家标准,将不允许进口,该政策将从明年1月1日施行。近月进口量不断增加的情况可能与厂家年前大量备货有关,预计年前进口量不断增加对近月合约形成压制。不达标的棕榈油仍可以作为原料油进口,进口之后需在沿海港口进行二次精炼,这将导致棕榈油进口成本增加,对远月合约形成支撑。

  操作建议

  综合来看,在美国与东北大豆大量上市及南美大豆丰产预期影响下,国内大豆进口量将不断增加,豆油供给较为充裕。棕榈油年前进口量的不断增加对近月合约压制较为明显,而食用油进口新规令棕榈油远月合约得到支撑,11月份我们可以关注5月合约价差回归带来的套利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