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频道 > 今日要闻

资讯频道

证券时报头版:进一步对外开放 改变大宗商品定价被动局面

来源:网络转摘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5-21 09:43:11   访问人次:3620

       近期召开的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,均“点名”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,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,昨日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降温,股票市场顺周期板块也集体回调。

       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表态,一次比一次严厉。从5月12日“跟踪分析、做好市场调节”,上升到5月19日三项具体措施,特别是在加强市场监管中提出“加强供需双向调节,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,适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,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”,可谓多措并举、力度空前。

       上周以来,各项监管措施陆续落地。现货市场上特别是钢厂部分,各地发改委和市场监管局专项检查和座谈已由重点地区扩展开。期货市场上,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连续多日发布通知,要求提高热门交易品种的交易保证金和当日交易手续费,为交易市场进一步降温。

       监管连续出手降温,大宗商品已在回归基本面的路上。但是围绕大宗商品定价机制、原料供给保障、原料的金融属性等议题,以及如何统筹做好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,各方仍在激烈地讨论交流。

       站在全球市场看,相关监管举措主要在国内市场展开,但大宗商品天然是金融化日趋明显的国际化品种,特别是个别品种对外依存度高,如何做好国内外市场调节,是个历久弥新的课题。

       细心的人们会发现,这一波大宗商品上涨中,每一次国内价格暴涨的前夜,境外期货市场都在煽风点火、推波助澜,国内市场更多是被动接受。以铁矿(1132-3.50-0.31%)石为例,今年前4个月,新交所铁矿石衍生品日均持仓量达78.26万手,同比上涨26%,较2019年同期更是大幅上涨54%,目前持仓规模已远超国内铁矿石期货市场。

       同样在现货市场上,作为现货定价依据的国外普氏指数,被国人诟病已久,却始终不见下台。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原料工作委员会会员大会上,参会代表更一致认为,普氏指数长期存在真实成交样本量小,不公开、不透明的问题,金融化“愈演愈烈”,严重背离其现货定价的定位,呼吁这种局面必须加以改变。

       在大宗商品日益金融化的今天,如何破解这一困局?我们应该有制度自信,抛弃“自我检讨思维”,放弃对于商品期货市场根深蒂固的偏见,敢于进一步对外开放期货市场,破除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参与国内期货市场的壁垒,通过产融深度结合,共同推动建立公开透明的国际化市场化定价机制,努力改变大宗商品定价被动的局面。唯其如此,作为最大的原料需求国,中国才不会再是简单的买单者,而是大宗商品市场交易规则的创造者和受益者。


资料来源:证券时报网